從錫紙到探戈:錄音和流行音樂的製作

弗洛拉·威爾森(Flora Willson)博士探討了早期音樂錄製所產生的社會影響。

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一個裹著錫箔紙的旋轉金屬圓柱體、一個小圓吹嘴、兩根針頭,每根針都連接著一塊膜片。但是,這個不起眼的東西如今是技術史上最富神話色彩的裝置之一——這是一個改變了世界的機器。

1877年12月下旬,美國發明家托馬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為他的新設計申請了美國專利,他稱之為“留聲機”。他說,留聲機的主要用途是記錄聲音,無論是時鐘報時,還是聽寫,或是保存家庭成員臨終前的聲音。正是這最後一種略讓人毛骨悚然的選擇——相當於把聲音進行高科技防腐——即刻吸引了當代技術愛好者的注意。 《科學美國人》雜誌在報導愛迪生的發明時驚嘆道:“言語,在某種程度上,從此不朽。”[1]

錫箔留聲機複製品,1877

早期採用錫箔介質的錄音十分脆弱,它們常常在從錄音筒上取出的過程中遭到破壞,因此《科學美國人》所宣稱的錄音“不朽”還遠未達到。然而,更耐用的蠟筒很快取代了愛迪生最初的錫箔,從而真正實現了錄音的長期保存。 1887年,愛迪生的競爭對手埃米爾·柏林納(Emile Berliner)為他的“留聲機”申請了專利,這種留聲機使用唱針在扁平的圓盤上錄音。更為重要的是,愛迪生最初對於他的發明的使用建議也許太過平凡,很快,關於這項新技術的更大規模、更有利可圖的願景出現了。

這些願景都集中在音樂行業。 1896年,曇花一現的《留聲機界》雜誌在創刊號中欣然寫道:這個時代的偉大歌者終於可以“將他們的所有卓越才華傳遞給後代” [2] 。很快,大西洋兩岸的商人們就意識到了這種技術的巨大商業潛力。 1894年,柏林納本人創立了美國留聲機公司;1898年,英國和德國都有同類公司創立;1901年,維克多留聲機公司在新澤西州卡姆登創立。音樂錄製和唱片藝人的時代,即將開始。

唱片藝人的誕生

一些被新公司說服灌錄唱片的音樂家聲名遠揚,在歐洲、北美和其他地區家喻戶曉。其中,澳大利亞女高音歌唱家內莉·梅爾巴(Nellie Melba)既是備受讚譽的歌劇名伶,也是國際名人。 1904年,她在倫敦錄製第一張唱片時,著名廚師專門為她發明了蜜桃梅爾巴和梅爾巴吐司等菜餚。她第一次的錄音內容包括《甜蜜的家》、《穿越麥田》等流行曲目,以及威爾第、莫扎特和普契尼的歌劇詠嘆調。這種不同風格混合的曲目安排,對於既能演繹流行歌曲,也能登上全球最負盛名的歌劇舞台的歌手來說,似乎順理成章。

內莉·梅爾巴為馬可尼的實驗廣播演唱歌曲,1920615

標題:內莉·梅爾巴為馬可尼的實驗廣播演唱歌曲,1920年6月15日 作者 / 創作者:內莉·梅爾巴 藏品存於:大英圖書館 書架號:9CL0033124 HMV DB 351 版權:音頻:Public Domain;圖像:© Universal History Archive/Universal Images Group via Getty Images

這段梅爾巴於11個月後在倫敦錄製的《甜蜜的家》的錄音室錄音,是目前最接近於英國史上第一次廣播專業音樂家演出時的聲音體驗。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即英國廣播行業的第一個十年的錄音現存很少。馬可尼公司在1920年6月15日進行傳奇性實驗廣播的傳聞已流傳甚久,當時甚至離英國廣播公司成立尚有兩年半時間,因此當錄音證據終於出現時,令人大為驚訝。

馬可尼的實驗廣播

當時,英國首檔定期無線電廣播節目已於三個月前開播,引起了媒體的熱議。不久後,報業大亨諾斯克利夫勳爵(Lord Northcliffe)提議資助一個旨在製造全球性轟動新聞的節目。他的想法很簡單——提供一千英鎊給世界上最著名的歌手之一,讓她在馬可尼公司位於切姆斯福德的場地進行現場表演,那裡的廣播傳輸能力足以覆蓋歐洲的每個家庭。澳大利亞著名歌劇女高音內莉·梅爾巴夫人應邀參加。

然而,該項目最引人注目的創新之處之一,在接下來的八十年間卻幾近被遺忘,那就是在巴黎的實驗室中錄製的一套蠟盤錄音。歷史學家蒂姆·萬德(Tim Wander)在1920年版的《法國廣播電報協會》雜誌上發現了一篇文章,記載了那次錄音過程和錄音檔案照片。但這些錄音尚無已知的副本存世。

據《郵報》報導,“7點15分整,《甜蜜的家》的歌詞,伴隨著熟悉的旋律,飄揚進了接收器”,隨後飄向了遍布歐洲和中東的千家萬戶,令聽者大為驚嘆。

內莉·梅爾巴夫人是誰?

內莉·梅爾巴夫人(1861年–1931年),原名海倫·波特·米切爾(Helen Porter Mitchell),是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最著名的歌手之一。因為參與廣播和錄音,她成為了國際唱片藝人的先驅之一。

 

然而,商業錄音的興起,對於形成今天我們認知中的“流行”與“古典”音樂之間的分野也至關重要。從19世紀90年代開始,留聲機的成本逐漸下降,對於渴望購買各種音樂流派唱片的消費者而言,價格更為實惠了,市場日益增長。不過,銷售機器和唱片的公司很快就開始強調他們改進了產品,宣傳可以“在家盡享世界舞台”,承諾“最高級別的留聲機”。維克多留聲機公司巧妙地推出了獨立且更為昂貴的“紅標”歌劇唱片系列,這一舉措令品牌的整體知名度大大提升。

錄音行業的商業成功飛速增長,也不可避免地對已有的音樂生態系統構成了威脅。例如,美國樂隊指揮約翰·菲利普·索薩(John Philip Sousa)的經濟收入,主要依賴於樂譜銷售和音樂會門票銷售之間形成的反饋循環,那些買了其中一種產品的人很快就會購買另一項。他擔心錄音會摧毀業餘音樂家,影響現場表演的上座率。畢竟,諸如女王音樂廳管弦樂隊1902年演奏的韋伯《華爾茲邀請》曲目的錄音音筒可供購買,且音筒格式可以用於在公共音樂廳播放,這也成為了一種新的公共娛樂形式。

《華爾茲邀請》

標題:女王音樂廳管弦樂隊錄製的第一場音樂會 作者 / 創作者:女王音樂廳管弦樂隊,倫敦軍團樂隊 藏品存於:大英圖書館 書架號:1CYL0003804 版權:音頻:Public Domain;圖像:Public Domain

這份錄製於1920年的卡爾·馬里亞·馮·韋伯(Carl Maria von Weber)的《華爾茲邀請》錄音,可能是女王音樂廳管弦樂隊錄製的第一場音樂會,與倫敦軍團樂隊共同演出。

女王音樂廳管弦樂隊是什麼?

位於倫敦的女王音樂廳於1893年揭幕,在幾年內成為逍遙音樂會的舉辦地(簡稱為“舞會”),由其自己的管弦樂隊演出。女王音樂廳管弦樂團由亨利·伍德(Henry Wood)擔任指揮,他常在演出中彈奏鋼琴。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逍遙音樂會也遭難中斷,音樂廳在1941年的空襲中被燒毀。[1] 因此,逍遙音樂會(現已改名為英國廣播公司逍遙音樂會)的舉辦地搬到了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

人們當時可以在家聽音樂會嗎?

《華爾茲邀請》的錄音是在以音樂會錄音圓筒形式出售的,這種圓筒是為了產生更響亮的聲音而開發的,能夠在家中、公共音樂廳和戶外空間播放。 1902年,倫敦軍團樂隊和女王音樂廳管弦樂隊的成員共錄製了二十份錄音。[2] 

然而,錄音圓筒只能在比標準留聲機大得多的大音樂會留聲機上播放。與這些機器的尺寸一樣,它們的成本也很高,1902 年的零售價約在16至40鎊之間。

霍利恩·哈德遜(Jolyon Hudson)將這份音樂會錄音圓筒捐贈給大英圖書館。在古典音樂策展人喬納森·薩默斯(Jonathan Summers)的博客中,可以了解有關錄音和數字化過程的更多信息。

 

[1] P·H·帕金《音樂會和多功能廳的聲學研究》,載於《倫敦皇家學會哲學會刊:A系列,數學與物理科學》272:1229,1972年,第621-625頁 <https://www.jstor.org/stable/74099>

[2] 出現於1902年的廣告“留聲機和有聲機的交互”

 

索薩在其1906年的文章《機械音樂的威脅》中,強烈譴責了留聲機這一發明:

俚語、巴拿馬帽、政治戰爭口號、流行小說之流的短命貨席捲著我們的國家,現在又出現了唱歌或者彈鋼琴給我們聽的機械裝置,取代人類的技能、智慧和靈魂。[3]
然而,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即使是索薩也頌揚起了錄音的優勢,他認為錄音創造了“一種鮮活的音樂鑑賞意識”,並且能夠讓遠離歌劇院或管弦樂隊的社區熟悉他所謂的“好音樂”。

重塑音樂流派

無論好壞,錄音本身的要求對某些音樂流派產生了顯著的影響。 1917年,迪克西蘭爵士樂隊(Original Dixieland Jazz Band)是紐約一家餐廳的常駐樂隊,當時他們被兩家相互競爭的唱片公司邀請錄音。哥倫比亞唱片公司先聽到了這支來自新奧爾良的五重奏樂隊的音樂,但在錄音棚上敗給了維克多唱片公司。最後的成品雙面唱片——《馬厩藍調》和《迪克西蘭爵士樂隊單步舞曲》被普遍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張爵士樂唱片。

然而,商業錄音的興起,對於形成今天我們認知中的“流行”與“古典”音樂之間的分野也至關重要。從十九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留聲機的成本逐漸下降,對於渴望購買各種音樂流派唱片的消費者而言,價格更為實惠了,市場日益增長。不過,銷售機器和唱片的公司很快就開始強調他們改進了產品,宣傳可以“在家盡享世界舞台”,承諾“最高級別的留聲機”。維克多留聲機公司巧妙地推出了獨立且更為昂貴的“紅標”歌劇唱片系列,這一舉措令品牌的整體知名度大大提升。

錄音行業的商業成功飛速增長,也不可避免地對已有的音樂生態系統構成了威脅。例如,美國樂隊指揮約翰·菲利普·索薩的經濟收入,主要依賴於樂譜銷售和音樂會門票銷售之間形成的反饋循環,那些買了其中一種產品的人很快就會購買另一項。他擔心錄音會摧毀業餘音樂家,影響現場表演的上座率。畢竟,諸如女王音樂廳管弦樂隊1902年演奏的韋伯的《華爾茲邀請》曲目的錄音音筒可供購買,且音筒格式可以用於在公共音樂廳中播放,這也成為了一種新的公共娛樂形式。

橫幅圖像 © Laura White

文章翻譯: 吳嫻敏

文章內容可通過“創作共享”版權許可(Creative Commons License)使用傳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