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爾斯·布思的倫敦貧困地圖

維多利亞時期的商人查爾斯·布思(Charles Booth)著手探查當時的貧困水平是否被誇大,結果卻發現實際情況更為糟糕。他所繪製的地圖顯示了首都倫敦的拼湊性質:貧民和富人毗鄰而居,和今天的景況非常相似。布思的著作對養老金制度的建立促進起推動作用,第一批養老金在1909年1月1日發放。

誰是布思?他為何繪製這份地圖?

十九世紀的最初十年間,很大一部份倫敦市民生活在可怕的貧困中。維多利亞時期的城市普遍過於擁擠,骯髒且陰冷。查爾斯·布思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認為社會改革者誇大了倫敦的貧困水平,他們據稱有四分之一的人口為貧困家戶。在1886年,他決定去探明真相。作為研究的一部份,布思曾與工人階級家庭一起生活了幾個星期。結果發現貧困狀況比普遍認為的更為嚴重:多達三分之一的倫敦居民生活在貧困之中。

他將諸多方面納入考察範圍,包括工作狀況、教育程度、工資水準、濟貧院(workhouse)、宗教和執法力度。他記述了他所遇到的許多快樂兒童。他寫道,這是因為他們免除了富家兒童所遭受的來自成群家僕、保姆和家庭教師的管制陰影。然而,他也意識到,對於貧困家庭而言,疾病、飢餓,甚至死亡隨時威脅著他們,擔驚受怕也是常態。

布思的研究以《倫敦居民的生活與勞動》(Life and Labour of the People in London)為標題,分十七卷出版。這幅地圖被收錄其中。地圖用不同顏色代表倫敦各個區域不同的貧困水平,比如:深藍色代表「非常貧窮。偶發或長期貧困」,而黑色則代表「最低階層。危險,近乎違法」。

貧民有何選擇?

幾百年來,英國幾乎沒有針對貧困和疾病的保障體系。居民當然也沒有相關權利。工業革命時代快速增長的城市人口也帶來了大規模的貧困。隨著整個社會要求改革的道德和政治壓力逐漸增加,政府在提供保障體系方面的作用也逐漸增強。

濟貧院在十七世紀中期開始出現,起初被認為是有益的。然而,有些教區和僱主把它們當做廉價勞動力的來源。《穀物法》(The Corn Laws)通過維持穀物的高價格來保障土地所有者,同時對進口穀物徵稅,結果加劇了貧困惡況。

事態進一步惡化,直到1830年發生了斯溫暴動(Swing riots)——因其神秘的掛名起義領袖斯溫上尉(Captain Swing)而得名。正如城鎮裏的路德份子(Luddite)一樣,農業工人也發現機械化和土地掠奪使他們的生計更為艱難。暴動從肯特郡向周邊蔓延,成為自英國農民大起義(Peasants’ Revolt)以來規模最大的民眾起義。

與此同時,用於貧困救濟的費用自十八世紀五十年代起增長了十多倍。 通過於1834年的《濟貧法修正案》(The New Poor Law)設立的濟貧法委員會(Poor Law Commission),以散佈在各教區的聯合會來運行該救濟體系。但這未能解決貧困問題,僅僅制約了真正貧民的遷移。雖然一些救濟款項仍有發放,但救濟的重點卻轉移到了濟貧院。

濟貧院是甚麼樣子的?

為防止遊手好閒者,這套管理體系非常嚴厲、不近人情。體格健全的被救濟者都被派去砸骨頭制肥料、鑿石頭或者選撿麻絮。男女被分離,家庭被拆散。食物定量供給,導致男人和孩子只得去吮食他們砸碎的骨頭裏的骨髓來充飢。

此類虐待使得政府加強了管控。濟貧法委員會於1847年被濟貧法部(Poor Law Board)為取代。雖然條件得以改善,濟貧院仍是一個時刻存在的威脅,直到1930年才開始被廢除,即便如此,仍有不少濟貧院還殘存了許多年。

布思的研究取得了甚麼成效?

布思的研究有助於養老金的建立。養老金的理念自從湯瑪斯·潘恩(Thomas Paine)在1791年發表《人權論》(Rights of Man)後就一直在傳播。

經過多年的宣傳運作,自由黨財政大臣赫伯特·阿斯奎思(Herbert Asquith)終於巧妙地安排預算,從中挪出資金,得以每週向老年人免費發放養老金。在1908年他以首相的身份使得議會正式通過此議案。

第一批養老金在1909年1月1日發放(蘇格蘭於1月2日)。在全國勞工爭取養老金委員會(NCOL)於1月3日舉行的感恩崇拜會上,秘書長弗雷德里克·羅傑斯(Frederick Rogers)向布思的出色工作表示了感謝,他還說:「為年長者發放養老金,不是作為一項慈善,而是作為一種權利。」人們一直不遺餘力地確保養老金不帶有貧困救濟的污名。超過五成的老年人在第一週領取了養老金,這一個數字持續增長。

文章翻譯:侯志勇

繁體中文校對:譚瑞雯

文章內容可通過「共享创意」版權許可(Creative Commons License)傳播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