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斯·格雷厄姆的《柳林风声》

出版日期: 1908 类型: 儿童文学

在英国的童书中,肯尼思·格雷厄姆(Kenneth Grahame)的《柳林风声》(The Wind in the Willows)受喜爱的程度是数一数二的。自问世以来,鼹鼠、河鼠、蟾蜍和獾在英国乡下的历险故事一直如常青树般深受各年龄读者的喜爱,从中诞生无数电影、电视和动画。然而,尽管这部作品让读者联想起一个无关时代的世界,其内涵却比常见的解读要复杂且成人化得多,堪称尖锐的社会讽刺小说,也能让大人收获匪浅。

肯尼斯·格雷厄姆

出生: 1859年3月8日 逝世: 1932年7月6日 职业: 作家
了解该作家

《柳林风声》

《柳林风声》大概是从格雷厄姆为幼子阿拉斯泰尔讲的睡前故事开始的。他以鼹鼠、河鼠、蟾蜍和獾为主角,讲述他们的河畔历险记,这个点子可能在1904年前后就有了。到了1907年暑假时,格雷厄姆写给阿拉斯泰尔的信里,这些角色(还有很多关于蟾蜍的素材)已具雏形。

1908年《柳林风声》出版后,尽管评论界对此反应冷淡,却立即大卖。直至今日,此书已卖出几百万本。尽管初版并无插图,但在1930年,画家谢泼德(E.H. Shepard)被委任为此书配画,他笔下的形象鲜活机趣,赢得了与故事本身不遑多让的美誉。

故事梗概

故事的主线很简单——神经紧张、足不出户的鼹鼠渴望自由的空气,便决定出去走走、游历一番。在河边,他和一只河鼠(学名水䶄)结为朋友,河鼠邀请鼹鼠坐上他的木船,在河上畅游一番,还说了那句闻名的请辞:“世界上再也没有——绝对没有——比乘船游逛更有意思的事啦”。[1] 鼹鼠和河鼠又去蟾宫拜访傲慢又乱来的蟾蜍,去野林寻访很有智慧、很少露面的獾。蟾蜍的历险特别精彩:他是汽车发烧友,可车技很烂(还自豪地作证撞毁的车不下七辆),鼹鼠和河鼠出于好意,把他软禁在家,可他假装病得奄奄一息,骗走河鼠借机逃脱。随后,他偷走一辆汽车,被警察逮捕,判罚入狱20年。但他伪装成洗衣妇,又一次溜之大吉。他返回迢迢大路,经历种种冒险——大呼“到处旅行,换换环境,处处有乐趣,处处皆刺激!” ——最后和朋友们欢喜重逢。[2]

魅力不衰

《柳林风声》魅力不衰的秘密,不仅在于对经典叙事手法的巧妙发挥——如鼹鼠的历险、蟾蜍的报应——还在于对大量深层次主题的探究。格雷厄姆以他熟悉的泰晤士河两谷风光为原型,用温情的笔墨兴发,刻画英国乡村生活,满怀念旧感伤,几近宗教气息,令不少评论家大为感撼。还有评论指出,文中描写的这片风光确实岌岌可危,横遭蟾蜍那花哨的新汽车粗暴破坏,也受社会上各种险恶势力的威胁。书中最惊心动魄的场景之一是一群邪恶的黄鼠狼、白鼬和雪貂霸占蟾宫,活生生上演一场无政府主义的革命。

还有读者会发现,尖锐的社会讽刺贯穿全书的故事脉络——蟾蜍代表挥霍无度的地主,钱财和癖好多过理智,鼹鼠则是沉静的英国中产阶级形象。如评论家彼得·亨特(Peter Hunt)所言,《柳林风声》的行文时刻惦记着孩子,但格雷厄姆认为此书也属于“仍葆童心的人”。后来他还补充,虽然很多读者喜爱这本书,但“他们不懂创作背后的痛苦和愉悦”。

肯尼思·格雷厄姆:银行家、作家和梦想家

格雷厄姆的童年远不算快乐。他五岁时母亲去世,父亲因此沉迷酒精,家事主要靠叔叔和祖母操持。小肯尼思体弱多病,但在牛津的学校里表现很好,大有希望进入大学深造。可叔叔不愿承担学费,令他抱憾终生。他只好去工作,1879年进入伦敦的英格兰银行,一直做到1908年退休。

这三十年间,他过着不折不扣的双重生活:工作时间是尽职的银行员工,夜里和周末是作家和梦想家。他投身文学,在伦敦期刊杂志上发表短篇。

在早期作品中,格拉厄姆已展现出对儿童主题的关切,写了一系列缅怀过去的故事,以一群带着他童年影子的孤儿为主角。《风华正茂》(The Golden Age,1895)和《梦里春秋》(Dream Days,1898)收录了更多的故事,也奠定格雷厄姆的文学声望。1897年,他与伊丽莎白·汤姆森(Elspeth Thomson)相识,这位女士和画家约翰·坦尼尔(John Tenniel)关系密切,还是诗人丁尼生(Alfred Tennyson)之友。两年后,二人结婚。1900年,他们的独子阿拉斯泰尔诞生,小名为“耗子”,一目失明,另一目严重斜视,还有学习障碍。尽管如此,父母视他为掌上明珠,依然相信他蕴藏着非凡的才能。

1906年,格雷厄姆被卷入一场银行纠纷,被一名精神失常的男子开枪射击;虽然身体无碍,格雷厄姆还是在1907年6月辞职,随后一心投入创作,打磨以前的笔记,从而诞生了这本原名《芦苇风》(The Wind in the Reeds)的名作。

悲伤的结局

《柳林风声》虽大获成功,终章却是悲调。格拉厄姆从未承认自己是个“职业作家”,也几乎没有完成任何其他文学作品。他与妻子伊丽莎白为儿子阿拉斯泰尔投入大量精力,这孩子随着年岁的增长,与现实世界越来越脱节,眼看无法承载父母过高的期望。从拉格比和伊顿公学相继退学后,他最后被送进牛津大学基督堂学院,学得极其艰难,过得极其苦闷。

1920年5月,在入学的次年,差几天将满20岁的阿拉斯泰尔在铁轨上身亡;虽然验尸报告记作意外死亡,但以实际情况推断可得出自杀的结论。他葬在牛津霍利维尔墓地。1932年,已变卖家宅、和伊丽莎白畅游欧洲数年的格雷厄姆辞世,葬在爱子的墓旁。期间这十二年里,他几乎未写下任何值得关注的作品。

撰稿人: 安德鲁·迪克森(Andrew Dickson)

文章翻译:黄毅翔

文章内容可通过“创作共享”版权许可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使用传播

返回顶部